就像他的“冲突”理论一样,叶茂中自己也是充满着冲突的角色。他的广告有效,但总是游走在法律和大众审美的边缘;他的广告能带来销量,但总被嫌弃土味、洗脑。 叶茂中就是这样一个冲突营销大师。 丹·韦登 9月30日去世,享年77岁。
提起丹·韦登(Dan Widen)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,但提到著名的独立创意热店W+K,以及耐克闻名世界的广告语:Just Do it,相信没有人不会不知道,这两项足以载入史册的广告成就,背后的主角之一就是丹·维登。
1982年愚人节那天,丹·韦登和大卫 · 肯尼迪离开了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麦肯-埃里克森(McCann-Erickson)广告公司 ,另立门户开了家新店,名字就叫做W+K。
W+K的第一个客户,就是Nike。
1987年,韦登从死刑犯加里·吉尔莫尔在枪决前遗言的“Let’s do it”和时任美国第一夫人南希·里根在禁毒公益广告中的“Just say no”中提取了灵感,为Nike写下了历史性标语:Just Do It。
这条标语的影响力有多大,头条哥应该不用多说了吧。
约翰·布朗 11月22日去世,享年88岁。
约翰·布朗 (John Y. Brown Jr) 于1965年成为肯德基的CEO,为了宣传肯德基,布朗着力让山德士上校成为肯德基的标志性符号,让其出现在各个热门电视节目中,以此推广肯德基。
如果没有约翰·布朗,肯德基的标志性形象——山德士上校很可能不会出现。
*左二为约翰·布朗
肯德基那句著名的广告语:Finger-lickin' good (吮指美味) 也出自约翰·布朗之手。